入汛以來,城固縣創新構建“科技+傳統”防控體系,在11個林區鎮投用40套智能預警設備,通過“技防+人防”雙軌并行,為山區群眾織密安全防護網。
預警設備通過視頻分析、智能感應與語音播報等方式,可自動識別人員或車輛并觸發警示語音,實時提醒群眾防范山洪、滑坡等災害,同時通過遠程喊話功能對河道、水庫周邊進行針對性預警。在雙溪鎮雙溪村,智能設備與鎮村干部的入戶宣傳形成聯動,“設備播報清晰易懂,加上干部上門通知,我們已提前轉移糧食農具,減少了損失。”村民李念英說道。
城固縣應急指揮中心通過智慧系統整合監測數據,實現風險“可感、可視、可防”。工作人員曾通過實時對講勸返龍頭鎮堰灣河大橋的3名群眾,及時排除隱患。縣森防辦副主任熊山介紹,設備可根據季節靈活切換預警內容,防火期重點禁止野外用火,汛期則強化山洪、泥石流防范宣傳,并支持后臺遠程更新播報內容。此外,全縣還依托“13161”遞進式預警機制,要求防汛責任人嚴格執行“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確保預警即響應、轉移即安全。基層干部反映智能設備顯著提升了防災效率。雙溪村黨支部書記徐莉提到,設備覆蓋全村196戶,為落實“13161”機制提供了技術支撐,減輕了人力壓力。縣應急管理局還通過“城企智安”小程序實現企業風險動態監管,形成“部門線上監管+企業減負增效”的雙贏模式。
日前,城固縣已構建起“科技賦能+全民共治”的三維防控體系,包括鎮村組三級責任鏈、專家巡排查專班及15分鐘應急響應網。下一步,該縣計劃擴建災害“入戶型叫應”預警系統,進一步織密監測網絡,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筑牢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