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雨過天晴的勉縣元墩鎮楊莊村食用菌種植基地里,村民們正將玉木耳、黑木耳、香菇等菌袋卸下,整齊擺放在棚架上,清風拂過送來陣陣菌香。
“這批菌棒4月上架以來,已采收2萬多斤鮮木耳。”基地負責人楊鳳平介紹,今年累計上架10萬袋菌棒,預計全年收入達60萬元。基地通過日常管護、采摘、加工等環節,帶動本地100余名勞動力就業,年人均增收超2000元。
楊莊村木耳產業起步于2018年,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對口援建下,累計投入200余萬元建成集菌棒加工、智能溫控、保鮮存儲為一體的現代化基地。基地創新采用“合作社+企業+農戶”聯營模式,通過標準化生產與科學管理,實現傳統種植與現代技術融合。
“從菌棒培育到溫濕度控制,每個環節都有專業技術指導。”西安西站駐村干部何先鋒說。基地不僅種植玉木耳,還發展香菇、黑木耳等品種錯峰上市,通過鐵路定點采購、團購和“西鐵行”APP等平臺,2025年上半年為村集體創收10萬元,形成“產得好、賣得出、效益高”的良性循環。
在鄰近的唐灣村,由西鐵局援建的現代化香菇基地同樣亮眼:35座標準化大棚及配套設施保障全年出菇,今年5萬袋香菇預計產值40萬元,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以上。
目前,元墩鎮已形成楊莊、清明、唐灣三村聯動的食用菌產業帶,帶動300余戶群眾戶均增收近3500元。放眼全縣,勉縣食用菌年產量達3900噸,產值1.8億元,生產規模達2070萬袋,羊肚菌種植面積3000畝。全縣培育年栽培100萬袋的企業2家、5萬袋以上大戶及合作社12家,建成分揀加工企業2家、菌種企業及合作社18家,小菌菇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特色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