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縣聚焦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目標,圍繞發展“五個農業”,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深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全縣農業農村工作亮點紛呈,成效顯著。
“強”起來的產業活力——小規模有大作為
糧穩天下安。
在文川鎮千畝優質良田中,村民李大爺望著綠油油的小麥,感慨地說:“以前種田全靠天,現在技術員隨時指導,豐收有保障,心里踏實!”城固縣農業技術推廣與培訓中心站田明強介紹:“通過推行新品種培育與配套種植技術,我們顯著提高了糧食單產水平,為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該縣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全縣新增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2.3萬畝,全面推廣稻油輪作模式,提高土地復種指數。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2.5萬畝,總產量達16.04萬噸,實現“二十一連豐”。
同時,該縣還通過建設糧食儲備設施、新增農業機械設備、加大農田水利設施投入,不斷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全縣農機化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2.65%,成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去年共培育“五個農業”示范點22個,其中成功創建市級示范點5個,新申報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陜西城固踐行“3345”工作路徑推進農事服務高質量發展》經驗做法在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種植業快報》刊發。
“新”起來的基礎設施——小改變有大成就
走進原公鎮青龍寺村,整潔的水泥路兩旁是錯落有致的房屋,門前的小菜園綠意盎然,村頭的文化廣場上老人和孩子笑語歡聲。“現在村里環境美了,基礎設施也齊全,和城里人過得差不多!”村民張大媽滿是喜悅。
該縣以“千萬工程”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去年各級財政投入“千萬工程”資金14438萬元,實施項目334個,縣級財政投入資金6315萬元,持續改造提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目前完成改廁8263座、新建農村公廁11座,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1.7%,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率100%。全縣行政村5G網絡通達率、互聯網普及率實現兩個100%,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電壓合格率、供電可靠率均實現100%全覆蓋。
全縣所有鎮100%實現通三級公路,完成63.5公里重要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實施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392公里,通達率由43.3%提升至92.4%,實施通村公路完善、建制村通雙車道等工程740.8公里,生命安全防護工程659.4公里,危橋改造5座,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特別是以“四好農村路”為代表的交通建設,促進了城鄉要素流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活”起來的鄉村治理——小故事有大格局
蓮花街道辦事處五郎廟村,村民李桂花在文化廣場上練習扇子舞。她興奮地說:“自從村里建起了廣場和圖書室,大家空閑時通過文體活動,生活變得更豐富了,鄰里關系也更和睦了!”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城固縣大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健全“三治融合”機制,全縣農村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9.7%,村級事務辦理效率顯著提升。
在三合鎮龍王廟村,村民王建國談道:“現在村民都參與村務管理,誰家衛生搞得好、誰為村里做了貢獻都有積分獎勵,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
此外,該縣通過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建設等活動,推動農村形成崇德向善、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一約五會”模式的推廣,有效凝聚了鄉村治理共識。
近年來,該縣持續挖掘本地傳統文化,推動鄉村旅游和非遺傳承。2024年,全縣新增鄉村民宿35家,預計旅游綜合收入增長26.8%。
從產業興旺到生活富裕,從基礎完善到文化繁榮,城固縣的鄉村振興,正在由“面子工程”轉向“里子工程”,由“量變”積累到“質變”飛躍。站在新的起點上,這片土地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