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堅決扛牢穩增長政治責任,創新打造科技賦能“三個三”(三個平臺、三張清單、三項機制)工作推進體系,以科技創新助企紓困,賦能高質量發展。
一是建立“三個平臺”,聯通資源對接通道。搭建秦創原漢中內外平臺,先后建成秦創原漢中(飛地)科創中心,秦創原漢中創新促進中心、秦創原網絡平臺漢中分平臺和秦創原寧強分中心,實現省市縣技術需求和科技資源互聯互通、線上線下互動的科技服務創新體系。與市檢察院共建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組織秦創原院士漢中行活動,邀請張平院士作《數字化經濟與使能技術5G/6G》為主題的“天漢講壇”專題報告會。首次舉辦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和成果落地簽約活動,路演技術成果6項,簽約4個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引進“單晶金剛石項目”“5G鍵合材料項目”等多項成果在漢落地轉化。拓展“科技鵲橋”服務平臺,常態收集發布更新企業需求清單,發揮北京中科院老專家技術中心漢中工作站作用,暢通企業牽手大院大所通道,促成共建計量檢測技術中心等多個科技服務平臺。規范運用“進知解”常態化管理平臺,精準掌握工作進展,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自活動開展以來,已走訪企業493戶/次、達摸底數的230%;走訪家庭254戶/次、達摸底數的620%。
二是建立“三張清單”,盤清問題需求底數。完善“政策清單”,全面梳理漢中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科技政策文件編制形成《“進知解”活動宣講宣傳手冊》,通過送政策上門發出400余份,全力滿足企業群眾對政策理解把握需求。完善“問題清單”,通過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發展需求和所困所擾,詢問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困難等情況,建立工作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累計收集問題20條,處理專班交辦問題1件,均已全部辦結銷號。完善“需求清單”,創新實行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凝練發布重大技術需求15個、一般技術需求22個,并向全社會公開征集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已有6項達成合作意向,其中2項已簽署合作協議,制約企業發展的菜籽蛋白肽生產技術研發、電子攔魚器波單片機自動脈沖調制電路等技術難題,短期內有望得以解決。召開3場政校企研協同發展座談會,引導重點產業鏈頭部企業走進高校,力促政產學研精準嫁接對接。
三是建立“三項機制”,確保高效規范運行。建立包抓聯系機制,按照包片聯系、分工負責的原則,實行清單式走訪服務,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下沉”走訪企業并協調解決問題。建立定期通報機制,實行周通報制度,每周定期對本系統走訪情況進行通報,督促走訪進度和問題辦結率。建立分析研判機制,針對現場無法立即解決的問題,召開分析研判會,提出應對舉措并限時辦結,切實做到為企業護航紓困,為群眾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