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享幸福美滿的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個家庭的關切。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初步形成了“中心敬老院+區域敬老院(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農村幸福院”三級服務網絡,協同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和就醫難題。
完善農村幸福院建設
方便老人就近享受服務
走進寧強縣大安鎮鐵爐溝村農村幸福院,在兩株四百多年的側柏樹下,老人們正愉快地打著乒乓球。
2016年,該村利用鐵爐溝村小學舊址建成了鐵爐溝村幸福院。目前配備閱覽室、休息室、健康服務室、棋牌室、娛樂室和廚房餐飲室。家具家電、衛生設施以及基本鍛煉器材一應俱全。
“我們村60歲以上老人有527人,幸福院建成后成為了他們最喜歡的活動場所。為了加強和規范村幸福院運行管理,村委會還成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達到了有固定場所、有設施設備、有服務內容、有人員隊伍、有管理制度、有資金渠道的‘六有’標準?!辫F爐溝村黨支部書記郭興中介紹。
梁張保老人幾乎每天都要到幸福院活動,“過來跟老伙計們聊會兒天,吃頓熱乎飯,真是方便。幸福院還為我們60歲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定期體檢,孩子在外打工都放心多了?!?/p>
放眼全市,各村正積極行動,綜合利用閑置的村委會辦公場所、小學、村民房屋等,優先改建為農村幸福院、鄰里互助點、老年人助餐點等村級養老服務設施。并積極探索發展鄰里互助、“中心戶”多戶搭伙等互助養老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中央廚房+流動送餐”、增設老年食堂、依托社會餐飲機構掛牌獎補等方式增加老年助餐供給。
打造區域養老服務中心
開啟社區養老新模式
4月23日中午12時,漢臺區七里社區食堂已坐滿了用餐群眾。
“今天的菜品有麻辣豆腐、苦瓜炒肉、老碗魚、粉蒸肉……都是家常菜。我就住在這附近,幾乎每天都來吃,飯菜好吃還不貴?!本用窭畲鬆敻嬖V記者,吃完午飯,他還準備和老伴一起去樓上的老年大學活動。
該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2024年8月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打造“七小里社區食堂”,每日為居民提供早、午、晚餐,食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采取梯度優惠政策,其中90歲以上老人可享受免費用餐的福利。還設立了老年大學、金融服務站,入駐了康復診療站、心理咨詢室等專業機構,為老人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老人對幸福晚年的期待除了用餐方便,還有對豐富精神世界的向往。
城固縣老莊鎮陜飛第一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盤活閑置房屋,打造了各類文化功能室,為老人們提供了繼續學習、社交互動、自我提升的平臺。
第一社區書記張文英介紹,日間照料中心不僅是居民享受美食、交流情感的溫馨港灣,也是打造和諧社區、傳遞幸福溫度的生動實踐。中心秉承“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宗旨,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量,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貼心的服務。
目前,我市正抓緊實施區域性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動一批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滿足特困供養對象集中供養需求前提下,拓展面向社會老年人的全日托養、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康復護理等功能。2025年,區域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在鎮(街道)層面覆蓋率達到60%。
改造提升中心敬老院
樹立醫養結合新標桿
城固縣71歲的李奶奶因長期臥床導致嚴重壓瘡,2024年入住城固縣中醫醫院醫養結合社會養老中心后,經醫護團隊每日清創、翻身護理及康復訓練,傷口在數月內完全愈合,肢體功能明顯改善。
城固縣中醫醫院醫養結合社會養老中心是養老與醫療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機構,該中心以“醫療+養老”為核心,設立門診部、老年病科住院部及失能失智專區,實現從日常健康監測到重癥救治的全鏈條服務。目前,中心已與縣域內公辦養老機構建立綠色就醫通道,并為居家老人提供上門健康服務。
目前,全市共有11個中心敬老院,54個鎮(街道)區域敬老院共設床位9475張,入住的7441人均能享受生活和醫療上的雙重保障。
在縣級層面,我市不斷推進縣級中心敬老院改造提升,增設失能人員生活服務照護單元以及醫療護理、康復服務等醫養結合照護單元,拓展和強化服務示范、行業指導、應急救助、資源協調等綜合功能。
從家門口的幸福院到社區里的養老中心,再到醫養結合的標桿機構,我市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正持續織密織牢,努力書寫著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幸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