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寧強縣經過嚴格評審程序,被認定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近年來,該縣以優質均衡發展為核心目標,聚焦資源優化、師資強化、特色培育等關鍵領域,交出了一份基礎實、特色亮、成效顯的民生答卷。
炎炎夏日,筆者走進寧強縣實驗小學,只見綠茵場上,曲棍球小隊員們正在教練指導下專注訓練,步伐、控球及戰術配合,每個動作都認真到位,盡顯青春昂揚的精神風貌。“我們每天都會在操場訓練,有時候練到衣服都濕透了,但大家互相加油鼓勁。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賽前模擬對抗,我們為了一個球權反復練習攻防轉換,雖然累但特別有成就感。我們就像家人一樣,團結克服困難,熱愛這項運動,享受這樣的氛圍。”該校曲棍球隊員劉佳恩說。
曲棍球是寧強學校體育的亮眼名片,憑借扎實的訓練基礎和不懈拼搏精神,在2024年全國青少年曲棍球錦標賽上,寧強縣U10、U11、U12三支隊伍分別勇奪冠、亞、季軍。這一成績,正是寧強縣追求優質均衡教育的生動縮影。寧強縣深諳“體教融合”之道,積極構建校園特色體育項目,堅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為目標,在全縣范圍內探索教育新模式。寧強縣實驗小學曲棍球教練王文山介紹說:“2023年學校引入曲棍球,開啟體教融合新篇章。學校構建‘普及+特長’雙軌模式,基礎體育課融入趣味曲棍球教學,讓全體學生都能接觸并掌握控、傳、接球等基礎技能,同時聘請3名專業教練精心指導,科學分配訓練與學習時間,做到學訓兩不誤。”
除了抓特色體育,寧強縣更注重知識多樣化地傳播。2021年,經多方爭取,國防科工局和中國航天基金會投資150萬元建設的“錢學森書屋”落戶實驗小學。走進書屋,孩子們專注于科普書籍,被書中的知識深深吸引,時不時與周圍的同學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得。一旁精致的航空航天模型整齊排列,孩子們圍在展示柜前,眼神里滿是好奇與崇拜,想要一探究竟。為進一步增強科普知識,“錢學森書屋”定期免費對外開放,并配備紅領巾講解員。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是均衡發展的壓艙石,寧強縣通過資金投入、優質資源共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手段,縮小城鄉、校際差距。目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達標率達100%,所有學校均配備現代化教學設備,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寧強縣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8%,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8.5%,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保持在100%。在2024年高考中,寧強縣雙一流大學錄取183人,同比提升20.4%。
豐富多元的特色課程是教育發展的快車道,寧強縣依托特色課后服務體系,羌編、街舞、航模等多類課后服務走進校園,讓學生領略本地文化魅力,感受科學知識帶來的思維提升,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均衡教育同樣要重視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寧強縣職業高級中學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斬獲康復技術比賽銀獎,充分展現了寧強職業教育對接產業需求、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顯著成效。
近年來,寧強縣通過優化資源、強化師資、打造特色、融合五育等系列“硬舉措”,持續深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奮力打好教育民生“硬仗”,為每一個寧強學子的夢想奠基,助力孩子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