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細心的市民發現,市中心城區天漢大道、民主西街等路段的行道樹干上多了一個鼓鼓的滴灌袋。這是什么?它有何用?5月26日,記者從市園林綠化處了解到,這是綠化作業人員在行道樹上綁的園林養護滴灌袋。
近期高溫天氣持續,抗旱保綠成為市園林部門的重點工作。面對3萬余株行道樹的灌溉需求,市園林部門創新采用分級抗旱方案:在旱情嚴重的民主西街,使用簡易自制滴灌袋;在光照強烈、水分需求較大的天漢大道、西環路、人民路等路段,使用專業滴灌袋,實現“一路一策”精準養護。
當天早晨,一輛園林抗旱作業車停靠在民主西街附近。綠化作業人員將一只只滴灌袋放置在行道樹根部旁,然后用水管向滴灌袋內注水,隨著水源的灌注,滴灌袋慢慢鼓了起來。隨后,作業人員將滴灌袋底部扎了幾個透水孔,讓袋子里的水緩緩滴到行道樹根部的土壤里。
“通常每棵行道樹綁一個滴灌袋,水主要為基坑排水或雨窖存水。每個滴灌袋可裝50升水,這種方式可達到15個小時左右持續滴灌的效果,能最大程度地節約水資源。”市園林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根據運行幾天的統計情況來看,效果明顯,節水量日均超過50%。
給樹木補水的方式眾多,滴灌袋補水的好處在哪里?園林處工作人員表示,傳統灑水車作業速度快、水量大,但高溫下水分蒸發快,土層吸收只有三到五公分,這種澆不透的方式很容易導致燒根。而滴灌是通過緩慢滲透的方式,讓植物根部充分吸水,可以減少澆灌水的蒸發,縮短養護用時,還能減輕高溫下園林作業人員的工作強度。
據了解,目前市園林部門已在市中心城區天漢大道、民主西街、西環路等重點路段放置滴灌袋500余個,接下來,將逐步向缺水的路段覆蓋推廣。
在此,本報呼吁廣大市民朋友:當您看到這些滴灌袋時,請勿踩踏、踢打這些默默為樹木“解渴”的袋子。它們是守護城市綠蔭的“小衛士”,您的每一次溫柔對待,都在為行道樹注入生機,為夏日街頭留存一片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