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是朱鹮繁衍棲息的地方。這里碧水蜿蜒、青山染翠,處處是人與自然共生共融的和諧之美。
鳥類是環境的“生態試紙”。自1981年5月在洋縣發現世界上僅存的7只野生朱鹮后,該縣拯救朱鹮和保護生態環境工作從未停歇。40多年的朱鹮保護,讓朱鹮數量增多的同時,也為該縣造就了一片綠水青山,為發展有機產業創造了條件,有機產業讓該縣的綠水青山變成了富民強縣的金山銀山。
圍繞朱鹮保護,該縣堅持“綠色循環、生態宜居”定位不動搖,積極打造朱鹮品牌、發展有機產業,著力推動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走出了一條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的綠色蝶變之路。以綠色(有機)循環產業園區為重點,該縣以有機品牌打造為核心,大力推動多區聯建,強化科技創新驅動,逐步實現有機產品向有機品牌轉變、有機大縣向有機強縣轉變。按照有機產業“規模化、基地化、產業化、品牌化、園區化、標準化”目標,有機產業積厚成勢。去年,新增有機認證面積5460畝,新培育有機生產企業3戶。
目前,日益發展壯大的有機產業正成為富民強縣的重要載體。全縣發展以黑米為代表的有機產品15大類113種18.23萬畝,有機基地面積居全省第一,有機產業年產值達55億元。成功創建為全國首批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全國朱鹮生態保護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和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先后認證洋縣黑米、洋縣紅米、槐樹關紅薯、洋縣黑米酒4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7個;“朱鹮之原·有機洋縣”“洋縣黑米”區域公用品牌入選全國百強榜,“洋縣黑米”躋身國家農耕農品記憶索引名錄,“洋縣香米”入選國家名優特新農產品;綠色(有機)循環產業園區認證工作被國家認監委列入“有機產品認證優良實踐案例”。
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棲綠樹。該縣依托保護朱鹮造就優越生態環境,圍繞打造國內一流生態旅游目的地目標,積極實施“旅游+”融合發展,旅游發展模式由單純的景點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轉變。長青華陽、朱鹮梨園、蔡倫墓祠、金沙湖等景區提檔升級,鄉村旅游連點成線,各具風格。朱鹮生態旅游度假區獲評省級旅游度假區,去年累計接待游客638.3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0.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