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關鍵時期,為進一步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漢臺區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方針,聚焦餐飲油煙、揚塵污染、工業企業等重點區域,多措并舉、靶向施力,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全力營造“天藍、氣清”的良好生活環境。
近日,在漢臺區崔家營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施工現場,筆者看到圍擋已完成封閉,作業道路全部硬化,出入工地的車輛都經過了仔細沖洗,自動式噴淋造霧裝置持續運行,揚塵治理規范有序。
“我們在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建立了揚塵治理專項方案,成立了揚塵治理小組,安排專人定時清理道路,對進出車輛全部沖洗,周邊防護圍擋設置了揚塵霧化器,有效減少了工地內的揚塵向外擴散。”項目生產經理王波介紹說。
為嚴控城市揚塵污染,該區嚴格落實工地“六個100%+揚塵排放質量+紅黃綠牌結果”管理機制,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充分利用在線監控平臺實施全過程監管,建立了28個工地動態管理清單,檢查物料堆場963家次,整治問題176個,切實降低了項目工地揚塵污染。
在陜西秦峰液壓有限公司,區環保執法人員定期圍繞公司產生VOCs廢氣的生產工序是否在密閉空間內進行、無組織排放廢氣是否得到有效收集、末端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活性炭是否及時更換等情況開展集中排查。
為響應藍天保衛行動,該公司先后累計投入環保技改資金500余萬元,對工廠的熱表處理車間、橡塑車間和噴漆房進行了改造。同時,購置凈化處理設備4臺,增設了8處汽、水、土壤的監測點,使工廠環保的各項指標全部達標。
為推進工業企業深度治理行動,該區圍繞重點工業企業,逐一進行現場排查,指導漢江水泥、中節能、萬目儀電編制了深度治理方案,更新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109家,指導2家企業和5個工地制訂了錯峰生產方案,持續提升大氣污染精細化管控水平。
餐飲油煙監管是保障空氣質量的關鍵之一。近日,漢臺區開展餐飲油煙治理監督檢查,執法人員通過進后廚、看實物、查記錄等方式,檢查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裝置安裝、油煙凈化器清洗維護等情況,督促餐飲企業嚴格落實油煙凈化設備使用維護要求,確保餐飲油煙達標排放。
“連日來,我們持續抓好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的執法管控,通過‘白+黑’工作模式,先后對轄區380余戶餐飲門店進行了逐一摸排檢查,對餐飲油煙污染問題進行治理,建立管理臺賬,提高商戶環境保護意識,積極營造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確保油煙治理工作長期穩定,提升整治成效。”中山街街道城管執法中隊蔣瑾茹說。
此外,該區還深入推進涉氣污染源排查整治,持續做好散煤治理,整治機動車污染,運用露天焚燒秸稈智能監控、城市大腦藍天衛士監管平臺等設施設備,及時發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科學指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現了空氣質量數據、目標完成情況等的實時跟蹤。截至11月15日,漢臺區PM2.5平均濃度為31μg/m³,優良天數達283天,綜合指數為3.28,轄區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