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陜南地區傳統工業大縣,勉縣是全市唯一鋼鐵、水泥、有色、化工、建材、礦產等工業門類齊全的縣區,大氣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占全市的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治污降霾壓力異常艱巨。今年以來,勉縣進一步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以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大行動為抓手,綜合施策,大氣污染治理成效持續提升。截至12月22日,勉縣優良天數340天,同比增加1天,空氣質量優良率95.2%,提前8天完成考核優良天數目標任務。
一是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加強秦巴區域項目管理,嚴格項目審批,有效遏制“兩高一資”項目落地生根;開展落后產能淘汰,對已淘汰的13家磚瓦輪窯開展“回頭看”,防止死灰復燃。
二是深入推進清潔取暖和散煤治理。爭取合同氣量2200萬方,同比增長20.5%,全年累計削減散煤910.15噸,全面落實電采暖電價政策,累計發送電采暖優惠政策手機短信10萬條次。對建材、鋼鐵、焦化等行業煤炭使用單位和重點煤炭經銷單位進行煤炭質量監督抽檢,累計抽檢煤炭107批次,合格率100%。
三是開展工業爐窯深度治理。對全縣28家工業爐窯企業開展全面排查,分類逐一提出整改要求,推動企業切實履行環保主體責任。督促縣域內重點鋼鐵行業投資4.8億元開展干法脫硫深度治理,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
四是深入開展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進一步細化完善績效分級指標,對37家重點行業企業實施精準減排和績效分級差異管控,持續推動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指導幫扶陜鋼集團漢中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漢中堯柏水泥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爭創B級企業。
五是狠抓移動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動貨物運輸“公轉鐵”,全縣鐵路貨運量達900余萬噸。加強在用機動車管理,累計開展柴油貨車路查路檢38次,抽檢柴油貨車1523輛,淘汰高排放機動車3輛,登記編碼非道路移動機械1057輛。
六是推進揚塵污染精細化管控。對19家涉土建筑工地嚴格執行“6個100%+紅黃綠牌”動態管理,并與主管部門實現視頻聯網。加強道路清掃保潔精細化管理及日常監管,城區主要路段及背街小巷機掃率達97%。常態化設立3個渣土運輸整治執勤點,嚴查渣土、商砼運輸車輛沿途拋撒、跑冒滴漏現象,全年累計檢查各類運輸車10萬余輛。
七是系統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整治。開展餐飲油煙治理,累計完成1616戶餐飲經營單位油煙治理。督促全縣39家加油站、14家汽修廠、1家印刷廠全部安裝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實現達標排放。
八是從嚴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全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972人次,檢查涉氣企業473家次,煤場、砂石料廠480家次,建筑工地288家次,汽修廠43家次,督促整改違法行為152起,罰款31萬余元,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執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