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嚴格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總體規劃,統籌抓好各項重點工作,圍繞“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常態化開展“冬病夏治”、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水環境監測和水質提升行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等,全縣PM2.5濃度19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常年穩居省市前列。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積15.5平方公里,水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良好,保障了“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常態化排查整治“五亂”問題,大力實施縣城區域河道雨污水管網改造、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集中供暖等重點工程,不斷完善環保基礎設施。近年來,佛坪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覆蓋率均達到100%。
二是環境監管態勢持續增強。創新建立“公檢法‘三長’+林(山)河(湖)田‘三長’”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扎實開展生態環境執法監測大練兵活動,持續推進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制度化,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嚴格執行環保法及四個配套辦法,堅決杜絕違法違規項目落地建設。積極開展“利劍治污”專項行動,密切關注空氣質量以及水質監測數據,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加強行政司法聯動,逐步形成執法高壓態勢。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強化應急值守,及時受理群眾投訴的突出環境問題,依法查處污染治理不到位、設施不健全的違法企業;圍繞采砂取石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建筑工地揚塵管控、餐飲油煙污染治理等關鍵環節,開展多部門常態化聯合執法檢查,不斷健全齊抓共管、同向發力的工作機制,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根除突出環境污染隱患,保障群眾環境權益。
三是綠色生態產業蓬勃發展。不斷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佛坪山茱萸、佛坪土蜂蜜、佛坪鱘魚榮獲全國名特優新產品證書。陜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佛坪山茱萸》正式發布,“藥食同源”山茱萸酒生產線建成投用。創新推進文旅產業發展。高質量舉辦茱萸花海踏春游、秦嶺佛坪熊貓半程馬拉松競賽等系列活動。“增綠”“用綠”壯大林業產業。截至目前,完成營造林4.805萬畝,占年度任務的76.27%,全民義務植樹10.25萬株。全縣穩固提升經濟林種植25.9萬畝。建成林下特種林麝養殖基地4個,林麝養殖存欄達830只,籌建3個林麝養殖場并新建圈舍523間并有序推進,申報省級林下種養殖示范基地和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各1個,為建設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宜居宜游生態城市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