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鎮巴縣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指導鎮(街)圍繞為民辦事、壯大集體經濟、建設鄉風文明等,不斷樹牢服務意識,推動產業興旺、民風清朗,繪就鄉村振興“廉底色”。
為民解憂,打通治理“微末梢”。針對轄區“山大路遠、辦事不便”的實際,創新實施“三亮一微一清單一代辦”行動,推動清廉建設工作和鄉村治理協同發展。在公示欄中亮明身份、職責,公開承諾事項,梳理26項事項清單,讓群眾辦事看得懂、辦得明、環節清,在各村社設立專門代辦點,由專職人員全程負責,真正做到基層代辦“為民跑路”。巴廟鎮推行預約服務制度,通過電話、便民服務群等方式,“全天候”服務群眾,為轄區群眾提供司法援助、證件辦理、家政服務等各種預約服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優化環境,鋪好百姓致富路。該縣紀委督促指導鎮(街)搭建鄉賢議事交流平臺,幫助解決返鄉創業融資、用地、銷路等問題,做好跟蹤服務,打造暖心營商環境。結合農戶產業特色和發展需求,督促行業部門積極聯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重點院校站所,通過科技特派團等方式,實地開展農技服務與宣傳,幫助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以清廉效益助力集體經濟發展,督促指導行業部門按照“消除空殼村、提升薄弱村、壯大一般村、做強富裕村”思路,破解山區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全縣178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達到10萬元。
以文化人,涵養清風增“廉”色。將紅色廉潔文化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推進紅色旅游與廉潔文化相結合,打造“紅色旅游+廉政教育”模式,讓紅色精神傳承賡續,讓廉潔文化更具生命力、感染力。簡池鎮推出集鎮——符先輝故居——李塘書屋紅色文化研學線路,舉辦實地參觀、鮮活講解、集體交流、觀看專題節目等課程活動20余次,依托紅色教育陣地開展“沉浸式”教育實踐活動10次。將廉潔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黎壩鎮精心組織開展鎮巴縣中國農民豐收節和鎮巴首屆“花田跑”微型馬拉松賽等主題文化活動,拓展農文旅融合新業態,以文明和諧好鄉風為鄉村振興增添“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