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28日,市委書記張燁到鎮巴縣、勉縣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調研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在學懂弄通、轉化消化、落地落實上下功夫求實效,進一步優化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加快鄉村全面振興,為努力建設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態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漢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巴山鎮位于鎮巴縣東南隅,毗鄰安康市和四川省萬源市,襄渝鐵路、包茂高速穿境而過。在巴山鎮鹿池村毛絨玩具社區工廠,張燁察看了解了工廠生產經營和帶動群眾增收情況。他強調,要樹牢抓產業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積極謀劃建設漢中東出江漢平原的交通基礎設施,更好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發展壯大毛絨玩具等特色產業,培育壯大勞動密集型企業,更好帶動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增收。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扎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秸稈禁燒專項行動,全面提升空氣質量。要做好鎮街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聚焦強化主要職能、下沉資源服務、為基層減負賦能等重點,積極構建簡約高效便民的基層管理體制,充分釋放改革效能。
巴山工務車間擔負襄渝鐵路養護維修任務,在生產實踐中培育形成了以“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務實創新”為基本內涵的“巴山精神”。在巴山火車站和“巴山精神”紀念館,張燁了解了火車站管理運行、“巴山精神”傳承弘揚、路地共建助推發展等情況。張燁向巴山火車站全站職工表示慰問,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強國的重要論述,繼承和弘揚“巴山精神”,接續奮斗、創新發展,以鐵路交通高質量發展助力漢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持續深化路地共建,用好巴山路地群眾運動會這一載體,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育,加快推進“漢安十”鐵路建設,有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在勉縣張家河鎮八廟村,張燁了解了“千萬工程”重點村建設、農旅融合發展、秦巴生態保護等情況。他強調,要圍繞群眾增收抓產業,因地制宜抓發展,盤活人力、土地、房屋等資源資產,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要強化統籌,推廣“集體投資、統種統收、農民經營”等經驗做法,破解偏遠鎮村產業發展難題。要堅持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壯大高品質畜牧業,實現生態保護與群眾致富雙贏。要強化天麻等中藥材種源保護利用,尤其注重保護野生種源,發揮好“土專家”等鄉土人才作用,提升種源品質,真正讓產業發展可持續、農民增收有保障。
來到茶店鎮黃精產業園,張燁察看了解了黃精產品生產加工、集體經濟發展等情況。得知園區企業業務范圍從電商銷售拓展至黃精加工,張燁勉勵他們繼續發展壯大,用好網絡電商渠道,以銷售帶生產,研發更多受消費者青睞的新產品,進一步助力當地群眾增收。張燁強調,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振興。要堅定不移抓產業,大力培育龍頭企業,走符合漢中實際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讓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要謀準抓實“五個農業”在偏遠鎮村的發展路徑,強化縣域統籌布局,全鏈條謀劃產業項目,以鎮帶村、聯村發展,提升標準化建設生產水平,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千億級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化“用勤勞雙手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活動,動員群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做好國家鞏固銜接考核評估準備,吃透把準各項政策,積極開展自查自糾,確保取得最好結果。要全面提升基層干部作風能力,持續做好防汛備汛工作,提早做好秋霖防御應對,扎實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堅決守牢安全穩定底線。
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劍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王松柏,副市長宋旭,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和鎮巴縣、勉縣負責同志分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