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29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組織的朱鹮保護“一線探訪”專題采訪團走進洋縣,通過實地調研、深度訪談、現場觀摩等形式,全方位探尋“東方寶石”的保護密碼。
采訪團首站抵達洋縣朱鹮夜宿地,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王超介紹了該區域朱鹮種群的數量變化、活動規律及棲息地保護措施。在朱鹮人工繁育中心,大家系統了解自1981年全球僅存的7只朱鹮在洋縣被發現以來,該縣開展朱鹮種群保護的歷程。在洋縣紙坊街道文同村筼筜谷放歸點,采訪團一行參與了朱鹮野外放歸活動。大家還深入農戶家中走訪,了解村民參與朱鹮保護的日常實踐。
此外,采訪團與朱鹮保護領域的核心成員開展了深度交流。全球朱鹮重新發現者劉蔭增回顧了四十多年前尋找朱鹮的艱辛歷程,講述了“護鹮初心”的緣起;朱鹮保護“四人小組”成員路寶忠分享了早期參與朱鹮野外監測、救助的故事;“全家三代林業人”代表高潔展現了新時代林業工作者對朱鹮保護事業的接續擔當。此外,采訪團還了解了朱鹮保護科技工作者在攻克朱鹮人工飼養難題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以及朱鹮對外交流合作情況。
據了解,此次專題采訪,不僅為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洋縣朱鹮保護工作的窗口,更通過權威媒體的視角,將朱鹮種群從“7只到10000余只”的保護奇跡廣泛傳播。同時,還展現了洋縣在野生動物保護中“政府主導、科研支撐、社會參與”的多元協作模式,也讓“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通過鮮活的朱鹮故事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