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上游甘肅隴南地區強降雨影響,我市境內嘉陵江略陽至寧強段出現超保證洪水過程,洪峰流量5560立方米/秒,為近30年第二位。汛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提前謀劃、科學應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各級防汛責任人盡職盡責、眾志成城,以實際行動守護嘉陵江安瀾,確保了洪峰安全過境,實現防汛抗洪零傷亡。
密切關注水情。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加密同上游地市信息共享,逐流域、逐區域、逐河段分析研判防御形勢,對雨、水、災“三情”和來水流量、流速“兩量”隨時進行會商,做到上下游聯防、左右岸聯動,于7月24日0時提前啟動嘉陵江略陽縣城三級洪水應急響應,10時啟動嘉陵江略陽縣城二級洪水應急響應和嘉陵江干流三級洪水應急響應,13時啟動嘉陵江干流二級洪水應急響應。各級各部門聞令而動,迅速進入臨戰狀態,全力應對洪峰過境。
靠前指揮調度。緊急調度消防、武警、電力通訊等搶險救援隊伍400余人赴略陽、寧強搶險,并逐一和略陽、寧強嘉陵江沿江鎮(街)連線,實時掌握汛情,指揮防御工作。市水文中心加密滾動監測預警,實時跟蹤預報洪水過程。市氣象局進入三級應急響應狀態,滾動開展預報預警服務。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聯合值守,密切監視雨水情變化,為市防指領導調度及時提供科學依據。
堅決果斷撤離。堅持把保護群眾生命安全作為第一目標,啟動嘉陵江干流二級洪水應急響應后,再次擴大撤離范圍,略陽縣城緊急拉響防空警報,寧強縣沿江鎮村干部組織群眾撤離避險,做到應撤盡撤、應轉盡轉,短短6小時內組織9.61萬人大撤離、大轉移,管護安置好涉險群眾,未發生一起人員因汛傷亡。
全力搶險救災。市水利、交通運輸、自然資源、住建局等部門調派專業技術骨干力量開赴災區,指導領域抗洪工作;國網供電、電信、移動、聯通公司出動150余人、21臺搶險車輛、41臺(套)設備赴一線搶險救災,保障電力、通信正常。市應急管理局調配無人機監測洪峰過境,及時回傳實時畫面,并緊急調配棉被1000床、折疊床500張,支援做好群眾安置保障。略陽縣、寧強縣3300余名縣鎮村干部堅守一線,組織群眾撤離避險。
及時查災重建。本次洪水過境共造成略陽縣、寧強縣22個鎮(街)、9.7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8.63億元。我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1125名駐村第一書記和1060支工作隊就地轉化為防汛抗洪救災隊,各級黨組織和5.5萬名黨員干部團結帶領受災群眾不等不靠搶險救災、恢復重建。市縣部門、企業、社會力量等各戰線力量上下聯動,奮戰搶險救災一線,加快水電、路橋、訊網等設施搶修搶通,做到了防汛有力、救災有效、重建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