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臺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工作部門:
《漢中市中心城區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漢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1月20日
漢中市中心城區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歷史建筑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也是延續地方歷史文脈、保護區域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為積極探索漢中歷史建筑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有效模式與路徑,不斷提升漢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水平,根據省住建廳和省文物局2019、2020年印發的《全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工作實施方案》(陜建發〔2019〕41號、〔2020〕7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區域中心城市、生態經濟強市、幸福宜居名市”建設總目標,在對中心城區歷史建筑實施嚴格保護基礎上,試點開展相關的保護、修繕和利用工作,努力探索符合漢中地方實際的利用模式與經驗方法,最大限度發揮歷史遺產的文化價值和使用價值,切實保證漢中城市文脈的“原味”、“原樣”傳承,不斷彰顯漢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色。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因地制宜”。要在深入細致調研歷史建筑現狀基礎上,根據漢中地方實際,科學確定保護修繕內容與方法,適度開展試點工作。
(二)堅持“保持原真”。正確把握歷史建筑保護修繕中的“?!迸c“改”,力爭做到修舊如故,真實展現歷史建筑的原樣原貌及其原有歷史環境。
(三)堅持“重在使用”。深度挖掘歷史建筑的利用價值,將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傳承、城市特色等相結合,活化建筑使用功能,在彰顯漢中名城形象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城市業態,促進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四)堅持“安全為先”。要科學制定全面細致的保護修繕工作方案,在確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升保護質量與效果。
(五)堅持“多方合力”。歷史建筑保護利用涉及發改、財政、文旅等多個部門和市、區兩級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溝通協作機制,確保任務圓滿完成。
三、工作對象
經市政府2020年第63次專題會議研究,確定東關正街205-207號為本次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工作重點對象,其他歷史建筑的保護利用可結合實際同步有序開展。
東關正街205-207號為漢臺區房管所公房,位于東關正街中段南側(望江路以東約60米),開間約11米,進深約40米,為典型的漢中傳統二進院落格局,占地面積約449㎡,建筑面積約297.58㎡。
四、工作內容與步驟
(一)實施租住戶的搬遷安置(2020年11月—2021年2月)。通過適當方式和措施,妥善、及時對歷史建筑(東關正街205-207號)內的租住戶進行搬遷安置。同時,對歷史建筑始建年代、產權歸屬、占地面積、建筑面積、保存現狀、環境狀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基礎調研,并建立相關信息檔案。
(二)開展前期測繪與工程設計(2021年3月—2021年5月)。開展歷史建筑詳細測繪工作并做好圖片影像資料留存,進一步完善信息檔案。在此基礎上,結合項目運營策劃委托專業單位編制完成保護利用設計方案,報市政府審定后履行相關行政審批程序。
(三)實施歷史建筑保護修繕(2021年6月—2021年9月)。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和審定的保護修繕工程設計開展具體保護修繕工作,盡量維持歷史建筑原有風格、尺度及歷史環境,對破損的部位、構件進行維修,同時拆除對歷史建筑風貌、格局影響較大的后期加建的各類建、構筑物,整治對立面造成較大影響的附加物(包括通訊線纜、煤氣管、落水管、雨棚、空調外機等),并規范增設必要的市政管線。
(四)開展歷史建筑活化利用。在不違反保護規劃和相關管制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已修繕歷史建筑,開展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相適應的文化創意、休閑旅游、文化體驗、文化研究,或開辦、運營展館和博物館以及其他形式的特色經營活動,充分發揮歷史建筑的現代利用價值,推動漢中城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工作站位。中心城區歷史建筑是漢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漢中城市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基礎性資源。各有關單位要提高工作站位,充分認識做好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相互協作,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有力保障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二)明確任務分工。此次試點工作涉及多個層級和方面,各相關部門、單位要加快建立銜接有效、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認真做好進度安排、資源調配等工作,確保任務、責任落實到位。
市住建局(市名城辦)牽頭負責此次試點工作的整體推進,主要負責項目前期方案和工程設計的審核把關,并統籌考慮確定具體保護方式、運營模式,同時積極做好保護修繕過程中的政策、技術指導。漢臺區政府為本次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項目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做好建筑內全部租戶的搬遷安置工作,并配合做好項目實施期間的環境協調及后期運營維護工作。市文旅體產業集團公司負責具體實施歷史建筑的修繕保護和后期運營管理。各相關部門、單位要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積極主動配合做好試點項目的行政審批、咨詢服務,共同加快推進試點工作。
(三)形成資金合力。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作要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方式開展。市財政局對此次試點項目給予適當補助,具體補助金額由市財政局根據項目投資預算提出意見報市政府審定。其余修繕資金由市文旅體產業集團公司承擔。試點建筑修繕后運營收入的分配由市文旅體產業集團公司與漢臺區政府協商確定,漢臺區收益部分原則上應與目前試點建筑公房實際租金收入相當。同時,各級發改、住建、文物、文旅等相關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中省財政專項扶持資金,不斷拓寬保護資金的籌措渠道。
(四)做好宣傳引導。各有關單位要積極、廣泛做好宣傳工作,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理解開展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有針對性的做好解釋引導工作,有效化解影響社會穩定的風險隱患,不斷增強群眾的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
(五)強化指導檢查。市住建局(市名城辦)要強化對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工作全過程的督導檢查,并全面做好相關的政策、技術指導,嚴格落實保護管控要求和責任,各相關部門、單位也要在切實履行管控職責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強化措施保障,確保試點工作任務如期圓滿完成。因工作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導致工作進展緩慢或造成歷史建筑遭到破壞、損毀的,將依法依紀對主要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