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全省、市穩住經濟大盤工作推進會部署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確保順利實現“雙過半”、高質量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狠抓政策落實保主體
1.用足用好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的6方面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和我省市配套舉措。
2.結合開展“進、知、解”“三專”親商助企等活動,常態化開展政策宣傳解讀。
3.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
4.強化市場主體培育,積極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力促年內新增市場主體5000戶以上。
5.對落戶中央創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院士工作站(院士領銜的專家工作站)、科研院所分支機構、校地融合示范基地,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
6.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限上貿易企業、零售貿易企業、住宿餐飲貿易企業、資質以內建筑企業、規上服務業、資質以內房地產開發企業,成功“個轉企”的商貿大個體工商戶,區本級一次性獎勵8萬元、5萬元、2萬元、1萬元、10萬元、5萬元、5萬元、5萬元。
7.加強特困行業紓困扶持力度,擴大實施緩繳政策的困難行業范圍,統籌有序發放汽車、家電、家具、家裝、餐飲住宿、文旅體育等各類消費券。減免承租國有房屋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3個月租金。
8.全面落實“一線工作日制度”,為261戶企業退稅款1.73億元,全年留抵退稅達到2.35億元。
二、狠抓項目建設擴投資
9.嚴格落實“五個季度”抓項目機制,扎實開展季度“四個一批”重點項目觀摩活動,持續做好“紅旗”“蝸牛”項目評選獎懲機制。
10.集中開展中央預算內、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問題“清零”行動,確保202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按期全部開工。
11.搶抓國家政策靠前發力、適時加力的重大機遇,用好長期低息貸款、政府專項債等工具,加快推進跨江大橋(隧道)、國道345、區醫院新院建設。
三、狠抓工業產銷強支撐
12.強化企業紓困幫扶,對上年度產值在10億元以上、5-10億元、1-5億元,當年季度末累計產值增速達25%、30%、35%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該季度分別獎勵15、5、2.5萬元。
13.對2022年上半年總產值不低于1億元且增長25%及以上、產值增量3000萬元及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上級獎勵基礎上,按企業產值增量3000萬元—1億元、1億及以上分別給予企業3萬元、5萬元獎勵。
14.支持企業加大技改投入。
15.支持規上工業企業加快去庫存。
16.在資金保障上再發力,用好用活1000萬元工商經濟發展基金和3000萬元應急服務資金,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四、狠抓服務業發展快回本
17.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對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納稅人給予減免。
18.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企業可按季度享受優惠,當年不足扣除形成的虧損,可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19.自2022年7月1日起,再次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一年,政策執行期至2023年6月30日。
20.進一步強化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對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的2%提供資金支持。
21.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文旅、零售等行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受困主體,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受困主體年內到期貸款、貨車車貸、個人消費貸等應延盡延。
22.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制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行為。
23.出臺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恢復的系列政策措施,對電商企業和平臺企業網絡零售額達到一定額度的,給予資金獎勵。
24.支持戶外經濟發展,引導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以休閑體驗為主題元素的露天集市等消費新模式。
25.支持擴大對外貿易,落實國家推動外貿保穩提質13條意見,開展境外直貸、內保外貸等融資業務。
26.出臺《南鄭區新一輪文化旅游促消費的若干措施》,對新評定等五星、四星、三星級酒店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3萬元獎勵。對新評定的漢家樂、民宿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
27.出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支持措施,外地企業落戶南鄭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建筑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落實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調政策。
五、狠抓農業生產保豐收
28.強化夏收氣象服務和農機調度,確保夏收機械轉運暢通。
29.重點發放1000萬元以下的特色普惠小微貸款產品,加大“職業農民貸”“稻漁貸”“蔬菜貸”等涉農信貸產品推廣。
六、狠抓就業增收保民生
30.開通“校企直通車”,挖掘社區專職、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等就業需求。
31.對中小微企業當年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有繳納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記錄的,按每人2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32.支持創業帶動就業,鼓勵鄉村能人創辦就業幫扶車間、社區工廠。
33.做好返鄉務工人員就業精準服務,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就業援助、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等幫扶措施。
34.統籌用好各類農村公益崗位,優先安置無法外出、無業可就的脫貧人口。
35.鼓勵支持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稻漁綜合種養等增收致富產業,依托“兩山”資源公司加快自然資源轉換,拓展經營性收入渠道。
36.全面落實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和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確保各類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救盡救”。
37.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抓好脫貧人口及“三類人員”防返貧動態監測。
38.嚴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進一步壓減非剛性非重點支出。
七、狠抓要素保障優服務
39.出臺《關于加強節約集約用地促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建立重點項目用地保障機制。
40.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增信作用,分層次實施差異化精準降費政策。
41.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持續下降,對使用人民銀行再貸款的地方法人銀行給予1個百分點的貸款貼息。
42.圍繞煤、電、油、氣、訊等重點環節供應保障,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工作,確保用電安全穩定。
43.全面落實《漢中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十條措施》,動態調整“白名單”企業范圍,落實全國統一通行證制度,全面取消對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貨運車輛的防疫通行限制。
八、狠抓安全穩定防風險
44.織密扎牢外防輸入防線,加強“兩站一場”等重點場所、重要環節管控,周密做好冷鏈物流、寄遞物流防控工作,做到全流程閉環管理。
45.加強房地產領域風險防范,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要求。
46.建立完善金融風險防范化解處置機制,加大不良資產多樣化處置力度,確保不良貸款率逐年下降。
47.持續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深入推進“防風險、除隱患、保安全、迎盛會”專項整治行動,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做好極端天氣和極端災害防范應對工作。
48.抓好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全面摸清底數,突出重點領域,扎實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堅決消除自建房安全風險隱患。
九、狠抓督導問效促落實
49.強化經濟運行調度
50.強化統計服務指導。
51.將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實兌現情況納入政府專題會議通報范圍,定期開展聯合督導,倒逼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落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