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2000年5月30日漢中市第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決議通過,決定將漢桂命名為漢中市市樹。

陜西漢中的漢桂,又名桂花樹,是桂花中的佼佼者,馳名中外,享譽九州。產于陜西省漢中市城東南7公里的南鄭縣圣水寺廟內,相傳這棵桂花樹,是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的大臣蕭何親手栽植,故稱“漢桂”。“漢桂”在寺院大雄寶殿前,主干直徑2.32米,樹高13米,覆地面積400多平方米。至今仍健壯生長,根深葉茂,已列為漢中古樹名木。
漢桂為木犀科,木犀屬,多年生常綠喬木或灌木,為我市宜生廣植樹種。漢桂花的特點是,花開5~7瓣,比普通桂花多2~3瓣,花莖大,花期長,年開花兩次,以秋季為盛。盛花季節,香飄十里,清可洗塵,濃能溢遠,故有“桂香飄不歇,此趣誰能猜”的名句。桂樹旺盛挺拔,雄健壯觀,葉大濃綠,四季常青,亭亭玉立,正如古詩所云:“葉密干層綠,花開萬點黃”。
漢桂不僅是名貴的觀賞花卉,而且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桂花香氣四溢,可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用于食品、化妝品生產。桂花味辛,入藥有散寒破結、化痰生津的功效。果榨油,可食用。桂花味香,持久,可制糕點、糖果,并釀酒。桂對于人的健康大有裨益,真乃是全身皆寶,深受大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