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6107000000/2022-001872 | 發布時間 | 2022年06月09日 17:19 | ||
| 來源 | 市智慧城市建設局 | 發布機構 |
市政府網站
|
||
| 內容概述 | 漢中市智慧城市建設局關于征求《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意... | ||||
索引號:
6107000000/2022-001872發布日期:
2022年06月09日 17:19來源:
市智慧城市建設局發文機構:
市政府網站內容概述:
漢中市智慧城市建設局關于征求《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意...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各有關部門:
按照全市數字政府規劃工作總體要求,我局代“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起草了《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現印送你單位,請結合工作實際,于8月23日18:00前報送書面修改意見,無修改意見也請書面反饋。
?
附件:《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
?
漢中市智慧城市建設局???
2021年8月17日????
?
聯系人:馬旭升??????????? 聯系電話:13659163022
????郵箱:845197406@qq.com??? 傳真:0916-2626116












































《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審議稿)》起草說明
?
一、起草過程
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前期調研階段。2021年7月我局召開《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啟動會,赴縣區、部門開展調研,積極收集各方意見。二是規劃編制階段。結合《陜西省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及專家意見,形成《規劃》(征求意見稿),8月、10月先后兩輪向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征求了意見,根據各方反饋意見對《規劃》進行修改。三是全面完善階段。10月27日,《陜西省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正式印發后,對照進行修改完善。11月16日,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海金主持召開數字政府建設專題會,進一步研究討論,全面修訂形成《規劃》(第三輪征求意見稿),再次廣泛征求市委各部門、市人大、市政府各部門、市政協、各民主黨派、各縣區意見,11月25日,赴省政府辦公廳(大數據局)進行專題匯報并聽取專家意見,今年2月以來,充分征求市政府黨組成員和各位副市長意見,結合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修改,最終形成《規劃》(審議稿)。
二、主要內容
《規劃》由發展基礎、總體要求、總體架構、主要任務、保障措施5部分組成。(一)發展基礎:漢中數字政府建設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時從國內外、我省、我市四個維度概述數字政府建設所處的發展環境。(二)總體要求:1.指導思想。圍繞全市“13469”發展戰略和“綠色循環·漢風古韻”總定位,以“四個在漢中”為總抓手,把建設透明高效的數字政府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全面開啟數字政府發展新篇章。2.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惠企利民,整體規劃、統籌共建,協同治理、開放共享,機制保障、安全可控。3.發展目標。將漢中打造為我省決策科學、治理精細、服務高效的數字政府建設城市典范。(三)總體架構:按照“363”的建設思路統籌推進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四)主要任務:1.從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公共支撐三個方面夯實數字政府基礎支撐。2.從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生態保護、政府運行六個方面拓寬數字政府創新應用。3.從標準規范、安全保障、運行保障三個層面完善數字政府安全運維。(五)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制度、加大資金支持、強化人才支撐、健全考核監督。
三、結合漢中實際增加的內容
(一)《規劃》提出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漢中物聯網管理服務平臺、人工智能賦能平臺、時空信息云平臺以及智慧城市基礎信息平臺,為全市數字政府建設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撐。
(二)《規劃》提出探索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的雙向開放,構建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運營模式,審慎推進公共數據市場化,促進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交易,降低企業數據開發利用成本。
(三)《規劃》提出以秦巴生態保護以及漢江流域生態保護為重點,建設覆蓋全市水、大氣、土壤、輻射、噪聲等環境狀況的感知網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數字化監測體系。
(四)《規劃》將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以“強基礎、拓應用、保安全”為核心,提出了9類55個重點項目,確保規劃落地實施。
四、需要說明的情況
《規劃》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陜西省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漢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要求。按照全省“一盤棋”原則,既做到了省市聯通,又突出漢中特色,同時各級各部門的信息化建設以省上要求為底線。其中:基礎支撐方面,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及標準規范建設和改造,并做到與省級互聯互通。創新應用方面,延續省級規劃的六大分類標準,并拓展漢中市數字政府創新應用,同時重點應用項目與省級項目相互關聯、相互銜接,省級統建的平臺市縣不重復建設,省、市分級建設的項目我市統建,具有漢中特色的項目我市自建,整體統籌市縣鎮村層面數字政府建設。安全運維方面,與省級規劃的標準規范、安全防護、運行保障三方面相統一。
《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三輪反饋意見采納情況匯總表
|
序號 |
單位 |
意見建議 |
意見采納情況 | |
|
1 |
市委 |
市委政法委 |
1.“雪亮工程”由公安部門負責,25頁“專欄7社會治理重點應用”中,牽頭部門建議去掉市委政法委。 2.建議: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第24頁專欄7,基層綜合治理平臺這一項中,牽頭單位建議加上市智慧城市建設局。 3.建議: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任務清單第12頁37項,基層綜合治理平臺這一項中,牽頭單位建議加上市智慧城市建設局。 |
全部采納 |
|
2 |
市級部門 |
市發改委 |
1. 建議將第一章發展基礎中的數據全部更新至2020年底。如OA系統使用情況在文本中仍是2019年1-10月數據。 3.建議專欄四中經濟和稅源運行監測平臺的牽頭單位與省級專項規劃保持一致,牽頭單位增加市統計局、市稅務局。 4.市級發展改革部門不具備相關權限,建議刪除專欄四和附件任務清單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平臺。 5.第17頁,專欄 4,“稅源綜合監控平臺”建設不屬于發改部門職責范疇,請在牽頭單位中刪除市發改委。同時將任務清單第 12 項牽頭單位中刪除市發改委。 6.建議刪除項目“數字規劃建設工程”。主要原因:經與省發改委銜接,數字規劃工程由全省統一搭建管理平臺,各地市直接接入,不用自行建立平臺。 |
全部采納 |
|
3 |
市級部門 |
市教育局 |
1. 建議將第31頁“建設漢中市智慧教育系統”修改為“建設漢中市智慧教育大數據中心”。 3.原文在23頁和附件第9頁:平臺涵蓋“學在漢中”智慧融媒體平臺升級、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三個課堂”應用平臺、教育GIS數據平臺、中小學師生發展平臺、數據統計系統等。建議刪除這句話,保留“建設漢中市智慧教育大數據中心,繼承和支撐現有和即將開發部署的各類教育信息系統”。 4.原文在22頁和附件第9頁:建議內容修改為“建設‘學在漢中’智慧教育云平臺,構建新型數據中心,整合推進教育數據應用。依托市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進跨部門的數據流動,推進數字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供給模式,提供支持教師授課、網絡教研、在線教學的軟件,為學生學習需求的個性化資源提供服務。” |
全部采納 |
|
4 |
市科技局 |
1. 建議將“兩鏈融合創新數字化平臺”項目內容“.....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兩聯融合科技創新數字化平臺,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研發與創新突破,聚合產業、平臺、項目.....”修改為:“.....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協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漢中高新區)建設兩聯融合科技創新數字化平臺,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研發與創新突破,聯合在漢高校和科研院所,聚合產業、平臺、項目.....”。 |
全部采納 | |
|
5 |
市級部門 |
市公安局 |
1. 第二頁,3、協同治理水平穩步推進。將“建成警用數字集群(PDT)無線通信系統,全面建成公安數字無線應急指揮‘一張網’。”修改為:“完善優化警用數字集群(PDT)無線通信系統,增加基站提升聯網覆蓋率,全面建成集服務公安各項工作、應急指揮、保密安全的公安數字無線通信網。” 4.第25頁,原文為“‘雪亮工程’……,通過科學調配中心、邊緣和前端算力提升,……”,建議調整為:“‘雪亮工程’。……,通過優化提升中心、邊緣和前端算力,……”。 5.在第24頁社會治理重點應用和附件12中的“雪亮工程”修改為:按照全市“雪亮工程”的統一部署,加快區縣“雪亮工程”建設,優化前端點位布局和智能感知體系,加強完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共享機制,推進全市城鄉公共安全視頻探頭聯網共享應用,通過優化提升中心、邊緣和前端算力,增強視頻圖像信息智能支撐水平,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深化“雪亮工程”在服務民生、治安防控、應急處置等領域的深度應用。 6.在第24頁社會治理重點應用和附件12中的“智慧公安”修改為:推進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提升精準化預警管理水平,實現多維數據挖掘、感知、管控、深度學習算法等的實戰應用,逐步實現以大數據支撐的多個應用,生成一人一檔、一案一檔、一車一檔等可調用的相關數據檔案;加強車輛智能管理,為防范打擊各類犯罪和動態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強化行業、物品智能管理,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和異常情況。提升涉毒違法犯罪預測預警預防能力,通過數據的融合計算,預警涉毒行為、異常行為和熱點區域。 |
全部采納 |
|
6 |
市級部門 |
市民政局 |
1.第31頁“智慧養老”建議刪除“對現有12349進行拓展”。 |
全部采納 |
|
7 |
市財政局 |
1.第28頁,“專欄9政府運行重點運用”和附件1-1“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任務清單”第17頁中第51項,由市財政局牽頭的“建設財政綜合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系統平臺,”建議改為:“推廣應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在一體化系統內編制預算,實施常態化項目申報,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 |
全部采納 | |
|
8 |
市自然資源局 |
1.數字自然資源是一個遠期探索性研究課題,達不到建設實施條件,建議不列入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 |
全部采納 | |
|
9 |
市生態環境局 |
1.第28頁,“大氣環境預測預報系統”中“走行車”及“檢測設備”修改為“走航車”和“監測設備”。 2.關于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方面,文中提到的單一的監測數據不足以支撐空氣質量的預測預報,建議增加氣象部門相關的資料及監測數據。 3.第26頁和附件1-1中,“數字漢江(嘉陵江)。……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修改為“數字漢江。完善漢江流域生態保護數字化應用,推動漢江流域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推動漢江水環境風險預警平臺建設,構建漢江流域生態環境風險預警體系,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 4.建議刪除項目“大氣環境預測預報系統”。原因:目前,該項工作我市已完成。我市已建有國控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3座、省控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21座;2020年,我局又投入1839萬元建成了由251個監測微站組成的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系統,基本實現大氣污染物溯源和污染過程反演。此外,2020年,省生態環境廳已經建立了陜西省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系統,采用數值模型、統計模型、集合模型等多種預測方式,實現了對各地市空氣質量8小時精準預測和14天潛勢預報。因此,建議取消該項建設內容。 |
全部采納 | |
|
10 |
市級部門 |
市住建局 |
1.正文第三頁第一段最后一句話修改為“建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全過程網上辦理”。 2.“智慧住建”修改為“建設住建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房產交易監測監管、物業管理、數字工地、數字城建檔案等信息應用的一體化運作,保障民生應用,提高城鄉發展質量”。 |
全部采納 |
|
11 |
市城管局 |
1.建議將智慧城管建設任務修改為:升級完善市級智慧城管平臺,擴大平臺覆蓋范圍、提升管理運行效果。探索智能化感知分析、融合通信等技術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應用,強化渣土車運輸過程動態監管平臺管理,完善公共參與城市管理渠道。督促各縣區及時將縣級智慧城管平臺數據對接市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數據共享。 理由如下:①根據《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陜西省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各縣區政府是項目建設主體,在遵循行業標準的前提下,應當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建設符合當地實際需求的智慧城管平臺,并在建成后應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因各縣區城市發展程度、管理體制及管理職責各有差異,對于建設需求也不一致,縣級政府應承擔此項工作主體責任,保障經費落實工作。故“建設全市一體化智慧城市綜合管理平臺”的表述不符合工作實際,市級只負責督促縣級智慧城管平臺建成后實現數據互聯互通。②液化煤氣瓶管理職能不在我局,安全管理職能在漢臺區住建局,“一瓶一碼”管理工作在市市場監管局。 3.按照相關法規政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具體負責停車位規劃,規劃應當符合當地國土空間規劃、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整體規劃,具體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實施,“對九縣兩區的停車位進行統一規劃”的表述不符合工作實際,因此建議刪除。 |
采納2條,未采納1條 未采納原因: 1.第2條智慧停車建設管理是城市管理系統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相關內容屬于市城管局職責范疇。 | |
|
12 |
市級部門 |
市交通局 |
1.建議在第30頁專欄9“智慧交通”部分“……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系統等外場點位進行補充建設”句后加入“加強行業數據資源的整合共享與社會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深化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智能應用,實現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提升行業交通運輸運行監測和應急指揮能力”。 2.建議對主要任務(二)創新應用3公共服務中智慧交通內容進行如下修改:聚焦政府、公眾、企業等多元主體,提升交通治理數字化,打造全覆蓋的智能交通一體化平臺,實現道路信息、公交信息、網約車信息等多種數據的接入,為政府提供信息化、精準化、人性化交通管控以及決策支持,為公眾提供及時、準確、可靠、可定制化便捷的出行及綜合配套服務。持續加強交通運輸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深化大數據智能應用,建設信息融合的綜合管控類平臺,全面提升行業綜合管控能力和運行監測應急調度能力。 3.建議對主要任務(二)創新應用3公共服務中智慧交通內容進行如下修改: 加強交通公共數據開發共享。建立健全交通公共數據資源體系,確保交通公共數據跨部門融合和深度利用,建設智能交通數據服務,形成交通專題資源庫和資源目錄。(牽頭單位:市智慧局) 結合智慧城市需求,聚焦政府、公眾、企業等多元主體,打造全覆蓋的智能交通一體化平臺,實現道路信息、公交信息、網約車信息等多種數據的接入,為政府提供信息化、精準化、人性化交通管控以及決策支持,為公眾提供及時、準確、可靠、可定制化便捷的出行及綜合配套服務。深化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智能應用,建設信息融合的綜合管控類平臺,全面提升行業綜合管控能力和運行監測應急調度能力。(牽頭單位:市交通局) 結合智慧城市需求,建設智能交通管控平臺、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等,并對交通視頻監控系統、交通違法行為監測記錄系統等外場點位進行補充建設。加強資源數據應用共享,打通網絡數據鏈路,保障數據交換共享。(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修改原因:原規劃中智慧交通牽頭單位只有市交通局,而其具體內容卻又涉及到跨部門信息融合共享和其他部門業務應用等領域,需要多部門共同推進落實,故建議將規劃中關于智慧交通的具體內容進一步細化分解。 |
全部采納 |
|
13 |
市級部門 |
市水利局 |
1.建議將《征求意見稿》中第23頁“數字漢江”中以下內容予以調整:一是刪除“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設進程”,二是調整“建成漢江上游水庫防洪及生態聯防聯控智慧系統,推進河長制信息系統”至“智慧水利”版塊。 3.建議將《征求意見稿》中第28頁和附件《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任務清單》中第49項“智慧水利”中的“建成漢江洪水預報及江河聯調指揮系統”改為“建成漢江洪水預報及江河聯調智慧系統”。 4.根據市水利局的“三定方案”規定,漢江流域水生態保護工作職責不在我局,《征求意見稿》中第27頁“數字漢江”所列建設內容均不由我局負責,且市級有關部門正在建設生態保護平臺,建議將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刪除,修改為相關責任單位。 |
全部采納 |
|
14 |
市級部門 |
市林業局 |
建議將第2頁“3.數字治理水平穩步推進”中“森林資源管護視頻監控系統初步實現森林資源管護智能化”修改為“有條件的地方逐步建立森林資源管護視頻監控系統,初步實現森林資源管護智能化”。 4.建議將“智慧林業”段以及“附件1—1 漢中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任務清單”中“序號52項智慧林業建設內容”修改為:“智慧林業。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數據庫建設,開展林草綜合監測,推進國土綠化數據落地上圖,夯實森林資源年度增減變化動態更新的基礎。在重點區域建設森林防火智能監測預警體系,提高森林火災監測預警能力。”理由:①規范、統一名稱。②“漢中林業綜合管理”提法不準確,無實際支撐內容。③森林經營種類很多,目前不具備落地上圖條件。 |
全部采納 |
|
15 |
市文旅局 |
1.專欄6 公共服務重點應用P22頁和附件1-1的“智慧旅游”項目內容,建議修改為:完善漢中文化旅游大數據中心,優化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豐富線上旅游產品和服務,推動景區智慧化轉型升級,全面提升旅游服務和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
全部采納 | |
|
16 |
市衛健委 |
1.“智慧醫療”項目建議修改為“智慧醫療。大力推動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發展和遠程醫療服務。加強智慧醫院建設,充分利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開展遠程會診、遠程監護、遠程示教等醫療場景應用,開展線上預約、智能導診、移動支付等便民惠民服務。” |
全部采納 | |
|
17 |
市級部門 |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
1.項目內容中“建立退役軍人基礎數據庫和協同數據庫”,退役軍人數據庫建立方面,目前上級沒有明確;市級建立方式和要求,是否列入規劃需斟酌。 |
全部采納 |
|
18 |
市審計局 |
1.意見稿中:四、主要任務(二)創新應用 6、政府運行 專欄9“數字審計。全面推動‘金審工程’建設,健全審計數據采集運用機制,有效整合審計數據資源,完善全市審計數據庫,著力創新數字化審計工作方式,促進全市審計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積極推動傳統審計向現代化信息化審計轉變,有效提升審計監督效能和審計應用服務水平。(牽頭單位:市審計局)”和附件中53項建設內容“全面推動‘金審工程’建設……” 建議均修改為:全面推動“金審工程”建設,做好重點行業部門數據采集規劃,創新數字化審計工作方式,促進全市審計業務協同和經驗共享,積極推動傳統審計向信息化審計轉變,有效提升審計監督效能和審計服務水平。 |
全部采納 | |
|
19 |
市人防辦 |
1.專欄6加入“智慧人防”內容:依托數字化檔案建設實現人防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完善各類人防工程基礎信息管理(工程檔案管理、工程CAD圖紙管理、工程內部設備設施信息管理)。運用基于二維碼的設備設施管理APP;使用智能手機掃描防護門、閥門、配電箱等設施設備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從云平臺下載查看該設備的基本參數、生產廠家、維修情況等各種信息,從而為人防工程管理提供高效便捷的手段。建設基于數字地理信息系統的智慧人防平戰指揮系統,智慧人防及應急避難導引系統,智慧人防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深化各類人防服務場景運用,為全域人防、數字人防賦能。 |
全部采納 | |
|
20 |
市政府政研室 |
1.建議對第5頁“我市對數字政府提出新要求”中有關“以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牽引‘三市’共建”的表述再核對,建議突出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奮力譜寫漢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 建議將第9頁“(二)層級結構”中“全面對接陜西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與本部分第二段“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整合,避免重復表述。 |
采納1條,未采納1條 1.已核對,《漢中市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戰略規劃(2021-2035)》,將最后一句表述修改為“建設透明高效的數字政府是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奮力譜寫漢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應有之義”。 未采納原因:1.未合并,結構同省規劃一致。 | |
|
21 |
市級部門 |
市經合局 |
1.第二頁“協同治理水平穩步推進”建議修改為“數字治理水平穩步推進”。段落內容主要描述的是數字平臺的建設情況,協同治理指的是“發揮各類社會主體作用,共同輔助政府有效管理和服務社會公共事務”。 3.第一頁“數字中國”、“網絡強國”刪去頓號,根據《標點符號用法》標有引號的并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 4.建議在“政府運行”中加入“考核信息管理系統”,2020年市考核辦建立了全市考核信息管理系統,要求各部門將考核資料以電子版的形式上傳到系統中,實現平時考核信息化,因此建議加入該系統。 5.建議在“加強組織領導”中加入“建立全市信息平臺和信息工程項目前置審查,對全市建設的信息平臺和信息工程進行統籌,避免重復建設,打通數據共享,為發展數字經濟營造良好環境”。 |
采納4條,未采納1條 未采納原因: 1.第4條經確認,考核信息管理系統于2020年已建成投入使用,不屬于待建應用。 |
|
22 |
市審批局 |
1.第8頁“政務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部分修改意見:建議將“實現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100%,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實現率不低于95%,政務服務領域信息孤島實現100%打通”修改為:實現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95%,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實現率不低于90%,市縣政務服務領域信息孤島實現100%打通。 4.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涉及內容很多,涵蓋企業各方面的信息和服務,如惠企政策落實、創業服務、科技服務、人力資源、法律服務、財稅服務、產業供應鏈供求、投融資服務及政務審批服務。市審批局涉及的企業開辦只是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的組成部分,此項任務由市審批局牽頭實施不妥。 5.“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建議將“建成橫向與市級部門交易系統互聯,縱向與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以及各縣區貫通的一體化平臺體系”修改為“強化市級行業部門監管,進一步健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夯實監管主體責任,建成規范、高效的市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
全部采納 1.第4條市級牽頭部門修改為市審批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
|
23 |
市級部門 |
市醫保局 |
1.智慧醫保項目內容修改為:加強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和醫保電子憑證推廣應用,建成全民參保數據庫。實現參保人員醫保電子憑證結算和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推進省內和跨省異地門診直接結算。建立全市醫保智能分析系統,通過對醫保大數據的挖掘應用,加強醫保控費、防欺詐、醫療監督等管理。建立市級醫保數據交換中心,為人口健康管理、生命科學研究與開發等業務提供數據支持。 |
全部采納 |
|
24 |
市檔案局 |
1.“數字檔案”修改內容如下:數字檔案。開展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工作,加快市縣(區)數字檔案館(室)建設,推進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建設與業務系統相互銜接的電子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大力推進黨政機關電子文件單套制歸檔,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等領域電子文件歸檔工作,逐步開展其他業務系統電子文件單套制歸檔,促進各類電子文件應歸盡歸。依托漢中市政務云,加大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力度,實現市縣(區)各級綜合檔案館互聯互通,推動共享平臺向機關等單位延伸,促進檔案信息資源館際、館室共建互通,推進檔案信息資源跨層級跨部門共享利用,擴大“一網查檔、異地出證”惠民服務覆蓋面,實現檔案信息共享利用“一網通辦”。 2.將附件任務清單中“數字檔案”建設內容與正文內容保持一致。 |
全部采納 | |
|
25 |
市統計局 |
第17頁“稅源運行監測平臺”牽頭單位將市統計局刪去,理由:我局無此職能。 |
全部采納 | |
|
26 |
市稅務局 |
第17頁“稅源綜合監控平臺”,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的文件要求,地市級稅務機關不得以任何名義建設平臺,因此我局無法參與平臺建設。 |
全部采納 | |
|
27 |
市工信局 |
無意見 |
? | |
|
28 |
市國資委 |
無意見 |
? | |
|
29 |
市民宗局 |
無意見 |
? | |
|
30 |
市司法局 |
無意見 |
? | |
|
31 |
市級部門 |
市人社局 |
無意見 |
? |
|
32 |
市農業農村局 |
無意見 |
? | |
|
33 |
市鄉村振興局 |
無意見 |
? | |
|
34 |
市商務局 |
無意見 |
? | |
|
35 |
市應急管理局 |
無意見 |
? | |
|
36 |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無意見 |
? | |
|
37 |
市體育局 |
無意見 |
? | |
|
38 |
市信訪局 |
無意見 |
? | |
|
39 |
縣區 |
漢臺區政府 |
1.第8頁“實現政務服務網上可辦達率100%”,此句建議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因戶籍證明、車輛年檢、結婚登記等事項,需要申請人到現場辦理,無法實現網上辦理,因此網上可辦率達到100%表述不準確。 2.建議將規劃第18頁關于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等方面內容調整至第22頁,增加為智慧金融公共服務應用。原因是地市及縣區金融工作在金融監管方面涉及不多,更多的是打通政務數據后實現資源與信息的共享,建議在公共服務重點應用中加入智慧金融公共服務應用,實現銀企產品與服務的智能對接。 |
采納1條,未采納1條 未采納原因: 1.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由市金融辦牽頭建設。 |
|
40 |
佛坪縣政府 |
1.涉及共性的各信息平臺建議由市級統一建設(如全市非涉密電子公文和協同辦公這種模式),各縣區進行本地化推廣部署應用,避免各縣區單獨建設標準規范不統一、數據對接共享困難、安全運維難以保障。 |
全部采納 1.修改為“由市級主管部門根據業務特點確定建設模式,實行市級統一建設部署或市縣兩級建設部署。有條件的縣區在全市統一基礎平臺、統一開發標準、統一應用框架下,經市級主管部門同意后,探索開展本地特色試點應用”。 | |
|
41 |
縣區 |
南鄭區政府 |
無意見 |
? |
|
42 |
城固縣政府 |
無意見 |
? | |
|
43 |
洋縣政府 |
無意見 |
? | |
|
44 |
西鄉縣政府 |
無意見 |
? | |
|
45 |
勉縣政府 |
無意見 |
? | |
|
46 |
寧強縣政府 |
無意見 |
? | |
|
47 |
略陽縣政府 |
無意見 |
? | |
|
48 |
鎮巴縣政府 |
無意見 |
? | |
|
49 |
留壩縣政府 |
無意見 |
? | |
?
漢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漢中市數據局管理維護
技術支持:0916-2626450
漢中網安:61230001 陜ICP備14003207號-2 網站標識碼:6107000003
1、本系統適用對象:市級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及各縣區政府,所有投稿用戶需各單位授權后作為本單位唯一指定的投稿工作人員進行投稿,原則上不接受個人名義投稿。
2、用戶首次投稿時,需先點擊市政府網站首頁右上角“注冊”按鈕,點擊“忽略警告,繼續訪問”,進入用戶注冊頁面,認真填寫個人信息,確定信息無誤,點擊“提交”按鈕,同時,投稿用戶需將注冊完成的個人信息,以表格形式(蓋章)紙質版或加蓋公章的PDF版向市大數據服務中心報備,經投稿系統管理員確認審核無誤后,方可開通投稿賬號。賬號開通后,用戶可訪問投稿頁面,點擊右上角“登錄”按鈕,即可進行投稿。
3、所有投稿信息需經本單位領導審簽通過,并承諾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所報稿件內容真實、文字準確,并對所投稿件承擔一切責任。
聯系電話:0916-2626450、2626492、2626452
地址:漢中市漢臺區民主街43號市政府大院1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