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馮翠萍:
以產業升級筑牢共富根基

“農業產業升級是共同富裕的關鍵路徑,既要讓土地生金,更要讓農民增收。”市人大代表、略陽縣金維富民核桃種植農民合作社理事長馮翠萍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
針對農業轉型發展課題,馮翠萍指出了漢中當前所面臨的產業鏈條短、抗風險能力弱等發展瓶頸。她建議實施“三鏈協同”工程:在特色農業鏈方面,設立專項培育基金,重點支持茶葉、中藥材等四大產業,對連片500畝以上種植基地給予補貼;在加工價值鏈方面,建設漢臺、城固兩大加工集聚區,對引入的深加工企業實施稅收返還政策,培育藥膳、預制菜等高附加值產品;在服務供應鏈方面,新建秦巴冷鏈物流中心,對線上銷售額超500萬元企業給予物流補貼。
針對政策扶持體系,馮翠萍建議設立農業轉型專項基金,重點支持重大技改項目;實施“鄉村振興人才綠卡”,為農業科技人才提供住房、子女入學等優待;強化“味見漢中”等品牌建設,對使用區域品牌且年銷超千萬元的企業給予獎勵,建立全域農產品溯源體系。
“通過產業升級與利益共享,既能提升競爭力,更能讓農民共享發展紅利。”馮翠萍說,這些建議將推動農業向集約化、智能化、品牌化升級,助力形成企業增效、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的多贏格局。
(記者喬妍)
市人大代表宋維:
夯實電力基礎鋪就共富之路

南鄭區黃官鎮作為省級非遺特色示范鎮,近年來依托藤編、黃酒等傳統技藝培育出多個特色產業集群,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增收。但隨著產業規模擴大,現有電力設施已難以滿足生產需求。“企業普遍反映電壓不穩、斷電頻發,不僅影響設備運轉,還增加了生產成本,制約了產業升級步伐。”市人大代表、陜西黃官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維說。
他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聯合電力單位對黃官鎮電力基礎設施進行全面評估,科學制訂改造方案,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電網改造進度,提升電網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電力升級不僅能守護傳統工藝的傳承,更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李振華說,穩定的電力供應將助力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品品質,進而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記者喬妍)
市政協委員黃紅娟:
以有機農業推動產業升級

“漢中地形多樣,生態優越,是地球上同緯度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之一,孕育了眾多地標農產品,如漢中仙毫、城固蜜桔等一大批極具地域特色與品質優勢的地標農產品,為漢中農業經濟的穩健前行筑牢了根基。但目前也存在產業布局分散、產業鏈不完善、品牌聚集度低等問題,除綠茶外,多數產品市場知名度低、經濟效益未充分發揮。”市政協委員黃紅娟說。
為打造漢中特色(有機)產業集聚地,促進產業集聚效應。在今年的兩會上,黃紅娟建議,全市推行“有機+產品”模式,大力推行有機產品認證,給漢中特色優勢農產品統一冠名國家“有機”品牌,整合要素,走出綠色發展之路;將綠色有機產業納入市、縣兩級政府議事日程,推行領導小組例會制度,設立相關發展機構,落實四級管理網絡,加強考核。同時,把有機產業列入全市《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加大扶持力度,各相關部門結合職能設立項目或資金專項,從多方面給予全力支持;深化思想認識,建立體制機制,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自主、社會參與的組織體系,將“有機”品牌打造成漢中經濟發展亮點。
(記者高思懿)